中新網11月27日電 (劉丹憶)近日,俄羅斯宣布驅逐一艘在彼得大帝灣進入俄領海的美國軍艦。從空中、海上到地面,2020年以來,美俄的互相偵察和試探行為愈發頻密。美俄間的軍事對峙已成常態,是否會因此沖突升級,甚至發生實質性的擦槍走火呢?
美艦惹惱俄羅斯
俄警告使用“沖撞手段”
排水量8400多噸的美國海軍“唐納德·庫克”號導彈驅逐艦,長期、頻繁游弋于黑海水域。6年前,美國就以“支援北約盟友”的名義,將這艘驅逐艦派往黑海區域。
2016年,“唐納德·庫克”號在距離俄加里寧格勒百余公里的海域航行,為表示警告,俄兩架蘇-24戰機在該驅逐艦頭頂飛越20次,距其最近時僅9米,雙方一度劍拔弩張。
如今,形勢似乎進一步升級。2020年11月23日,美方“唐納德·庫克”號驅逐艦進入黑海水域。美方的理由是為“確保海上安全”,其驅逐艦行動是北約“大西洋決心”行動的一部分。俄方黑海艦隊則對其動向進行監視。
僅一天后,俄國防部又報告稱,美軍“約翰·S·麥凱恩”號驅逐艦在俄遠東地區彼得大帝灣海域,闖入俄方領!皟晒铩。其后,它被一直監視的俄軍“維諾格拉多夫海軍上將”號反潛驅逐艦攔截。
俄艦嚴厲警告稱,“可能使用沖撞機動”,把美艦趕出領海。美艦“立即”改變航線,駛向公海,未再企圖進入俄方領海。
資料圖:美國海軍驅逐艦。
這兩起事件,被英國媒體解讀為俄美海上潛在沖突升級的一種跡象。媒體擔憂,這是俄美兩個軍事大國火花碰撞,走向進一步沖突的前兆。
俄衛星通訊社指出,美國軍艦經常以促進“自由航行”為名,闖入俄羅斯和其他國家領海。
刷存在感、施壓俄羅斯
美國軍機也“閑不下來”
雖然俄羅斯一直堅決反對,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飛機,經常抵近俄邊境進行偵察活動。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張弘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就此表示,此舉一是因為美國要在歐洲刷存在感,二是向俄羅斯施加壓力,特別是《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將于2021年2月到期,在談判的關鍵節點上,美國想要向俄施加外交和軍事上的壓力。
俄羅斯武裝力量總參謀部行動總局局長魯茨科伊9月表示,2020年以來,俄軍戰斗機在黑海上空攔截外國軍機的頻率,增加了21%。
美軍機多次在俄邊境飛行,毫無疑問已成常態化,這也是美俄之間持久敵視的一種表現。對此,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向中新網記者表示。
與此前美軍派出偵察機或中小型戰機不同的是,2020年美軍攜帶導彈的轟炸機抵近俄邊境的次數,不斷增加。
俄國防部長紹伊古9月指出,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現在不僅增加了侵擾俄領空的次數,而且已經將“導彈空襲模擬”常態化。
李海東稱,這是俄美關系惡化的直接指向。雙方在軍事領域中的沖突和紛爭,通過軍機類型的調整,就已經有清晰明顯的展現了。
“家門口”的挑釁不能忍
俄在美周圍加強巡邏飛行
面對美國在“家門口”的頻頻“挑釁”,俄羅斯在美國附近的遠程空中巡邏飛行活動,也越來越頻繁。
據美媒2020年6月報道,在2019年的一份聲明中,北美防空司令部表示,自2007年俄羅斯重新開始類似巡邏飛行以來,北美防空司令部每年平均攔截6到7批進入防空識別區的俄軍機。然而,俄方現在一個月內就執行了這么多次飛行。
李海東稱,對于美國的軍事行動,俄羅斯一定會“以矛還矛”,這是其外交上的突出特點。對俄方而言,妥協就意味著犧牲重大利益,所以其是絕不可能妥協的。
俄美“較勁”貫穿陸?
兩國關系“亞健康”將持續
除了空中的偵察與攔截行動之外,俄美之間的軍事對峙,還延續到北大西洋和中東地區。
2020年6月以來,在美國帶領下,北約組織的三場大型聯合軍演列兵大西洋,劍指俄羅斯。為此,俄海軍7月在海軍節前夕,同時開工建造6艘大噸位、高造價的主戰艦艇,展現應對北約威脅的決心與實力。
8月,美俄軍車在敘利亞東北部發生碰撞沖突,美媒稱4名美軍士兵受傷。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尤利奧特批評俄方行為“危險且不專業”。
俄國防部聲明則指出,美軍人員違反現有協議,試圖阻擋俄方巡邏。作為回應,俄軍警采取了必要措施,旨在防止意外發生,并繼續執行既定任務。
雖然雙方軍事摩擦有所升級,但專家觀察指出,美俄不太可能擦槍走火,爆發實質上的軍事沖突。
李海東稱,美國跟俄羅斯在軍事領域較量,有著非常成熟的“交往規則”。雙方軍隊跟軍隊之間、軍機跟軍機之間的接觸,處在一個高度緊張,但是可控的狀態。
他表示,俄美關系一直很緊張,絕大多數情況下,處在一個“亞健康”的狀態之中。冷戰結束至今,美俄關系很好的時候非常短暫,絕大多數時間是相互警覺、相互排擠,甚至相互敵對的。但目前美俄間的緊張關系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前期一系列累積的矛盾解決不了,所導致的步步升級。
對于雙方關系的未來走向,張弘預測,俄美關系繼續惡化的可能性不大,但也沒有太多改善空間。由于俄美戰略的結構性矛盾,兩國對全球格局、全球關系、全球政策的認識均不相同——美國希望俄羅斯服從于以西方國家為中心的單極格局,但俄羅斯則希望雙方擁有相對獨立的平等合作關系、外交關系與軍事關系。而這種關系,在短期之內是無法達成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