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多納1960-2020 那些年和迭戈有故事的人
北京時間11月26日凌晨,阿根廷足球巨星迭戈·馬拉多納在家中遭遇心臟驟停,經搶救無效后遺憾離世,享年60歲。迭戈西去,寰球同悲。百余年足球史,失去了一個最天縱奇才、最特立獨行、最紅黑兼具的存在,有多少人愛他,就有多少人恨他。
在迭戈身為球員、主教練、球迷的60年間,無數次和他生命有過交集的上司、對手、朋友、接班人,或許更能從各自視角,勾勒出一個更加全面而真實的迭戈。
撰文/楊健 數據整理/新京報記者 徐邦印
1 比拉爾多 最信任的老上司
誰是最能發揮馬拉多納天才的主帥,或者說誰最能讓桀驁不馴的迭戈服帖?綽號“大鼻子”的卡洛斯·比拉爾多當仁不讓。
與出身草莽的馬拉多納不同,任教期間無論晴天雨雪,總是一身西裝革履、風度翩翩的比拉爾多,更像是優雅的學院派。
比拉爾多甫一接任,就把馬拉多納立為絕對的戰術核心。阿根廷隊的戰術,簡而言之就一條:進攻的事交給隊長馬拉多納,剩下的人守住球門。
1986年世界杯,馬拉多納不但進球、助攻一肩雙挑,甚至連球隊選取客場隊服顏色之類的小事,都親自過問拍板,領袖風范十足。從1983年到1990年,7年里比拉爾多和馬拉多納精誠合作,以世界杯的1冠1亞迎來阿根廷足球的最高峰。
馬拉多納固然只有一個,比拉爾多也著實不多。
身為執教馬拉多納時間最長的主帥,比拉爾多幾乎和馬拉多納如影相隨。結束國家隊的7年合作后,兩人又先后在塞維利亞與博卡青年共事,合作9年之久,幾乎橫跨了馬拉多納的巔峰期。
12年前,心血來潮的馬拉多納架不住阿根廷足協邀約,首次執掌國家隊時,見慣大場面的比拉爾多又應老部下邀約,擔任國家隊體育主管。然而,伴隨著阿根廷隊兵敗南非,曾無數次共度蜜月的兩人,最終也不免互生嫌隙。
師徒二人從情同父子再到形同陌路,委實令人唏噓,但時隔多年之后,當事人已將恩怨淡然處之。
去年被問及馬拉多納和梅西誰更出色時,比拉爾多不假思索,“梅西兌現了更多的天賦,但馬拉多納的天賦顯然更高!
2 梅西 最靠譜的接班人
“對于所有阿根廷人和足球運動員來說,這是非常難過的一天。他離開了我們,但也沒有離開,因為迭戈是永恒的!钡谝粫r間獲悉老馬去世的消息后,梅西在社交媒體上動情寫到。
近40年來,“下一個迭戈”的尋覓和造神之旅,曾在奧特加、艾馬爾、達歷山德羅等人身上無數次重復。時至今日,梅西或許是最接近終結這個懸念、卻又讓這個懸念繼續蔓延的那一個。
年齡上,梅西是馬拉多納的子侄輩。事業上,梅西和馬拉多納的共同點多到不勝枚舉,同樣不滿17歲就進入俱樂部一隊,同樣率隊捧起世青賽冠軍,同樣完成過“上帝之手”和“連過五人”,同樣在青蔥歲月因侵犯對手,吃到過國家隊生涯第一張紅牌……然而,更長的維度里,馬拉多納是梅西一生的參照物,也是懸在頭上無法回避的話題。對此,不善言辭的梅西早就希望終結比較,“我再踢一百萬年,也達不到迭戈的水準!
對于后輩們,一向苛刻的馬拉多納,幾乎從未承認梅西超越自己,哪怕俱樂部層面的梅西早已近乎完美。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2008-2010年間,兩人居然以主帥和隊員身份,完成了一屆世界杯征程。遺憾的是,教練生涯多半在玩票的老馬,唯一認真的一回并未和梅西“擦出火花”。
預選賽期間,救老馬于水火的是35歲的“瘋子”帕勒莫;世界杯上高光的,是特維斯和伊瓜因,而交出0球0助的梅西,收獲的是5屆世界杯征程的最差表現,尤其在金球4連的大背景下,這種反差尤其扎眼。
然而,馬拉多納對梅西,多少仍有饋贈。共事兩年間,馬拉多納不止一次親身示范梅西如何主罰任意球,后者在生涯后半段又多了一項令人聞風喪膽的武器。馬拉多納對梅西的應援,哪怕在卸下國家隊主帥身份之后,也未曾改易。
兩年前的俄羅斯,馬拉多納在看臺上為梅西貢獻了最多的表情包。從目睹梅西射失點球時沮喪溢于言表,到阿根廷生死戰絕殺尼日利亞時的指天祈禱、狂野呼嘯,一個真性情的觀眾老馬,固然未能讓阿根廷隊逆天改命,卻讓潘帕斯軍團悲情征程又添一筆濃墨。
兩人短暫的合作,固然未曾“擦出火花”,但一生孤傲的球王,卻在生命最后的歲月,以最純粹、最誠摯的方式,向最像自己的后輩完成了致敬。
3 馬特烏斯 最大的對手
就在馬拉多納去世前一個半月,貝肯鮑爾、克林斯曼、布雷默、沃勒爾、奧根塔勒等德國足壇名宿,齊聚意大利托斯卡納,慶祝奪得1990年世界杯30周年。他們在決賽中擊敗的是擁有馬拉多納的阿根廷。
彼時,日耳曼戰車的戰術核心和領袖,恰恰是只比老馬小了半年的馬特烏斯。從國家隊到俱樂部,生涯巔峰期始終龍爭虎斗的兩人,堪稱1990年代前后的“一時瑜亮”。
如果沒有迭戈,1986年世界杯最亮的星,顯然是馬特烏斯。1/8決賽,馬特烏斯任意球絕殺摩洛哥;1/4決賽對壘東道主墨西哥,點球大戰第3個操刀的他穩穩命中。然而,決賽對馬拉多納形影不離的馬特烏斯,雖然沒讓前者直接破門,卻仍然無法阻止迭戈送給布魯查加的致命傳球。
盡管分別來自兩個大洲,但兩人的對抗卻從世界杯延續到了意甲。1988年,馬特烏斯轉會國際米蘭,與隊友布雷默、克林斯曼組成“德國三駕馬車”。在那之前,馬拉多納率領的那不勒斯成了意甲新王者。
彼時,那不勒斯對足球尤其是馬拉多納狂熱到極點,能容納85000人的圣保羅球場常年座無虛席。
然而,馬特烏斯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1988-1989賽季,國米意甲奪冠,盡管接下來的1989-1990賽季那不勒斯再度加冕,但奪得意大利超級杯的藍黑軍團,依舊保持著對對手的壓力。
在那一年夏天的世界杯上,“二馬”在決賽中再度狹路相逢,勝負卻和4年前迥異,盡管自稱“鞋帶松了”的馬特烏斯沒有主罰決定比賽結果的點球,但失利后淚流滿面的迭戈,對著話筒瘋狂宣泄:“FIFA和所有的裁判,都是黑手黨!
1991年首屆世界足球先生頒獎禮,FIFA最高榮譽授予了馬特烏斯,而非馬拉多納。
4 彼得·希爾頓 最悲情的“背景板”
“第一個進球,他觸犯了上帝,但必須承認的是,第二個進球發生時,他就是上帝!睍r隔34年,當馬拉多納駕鶴西去時,后半生幾乎都活在“上帝之手”陰影下的彼得·希爾頓,終于放下了對“仇人”的執念。
1986年世界杯的英阿大戰,之于潘帕斯軍團登頂的戰略意義,并不及此后的半決賽和決賽。然而,4年前英阿馬島戰爭后,這次狹路相逢,從對決出爐時就被賦予了太多超越比賽的意義。身處風暴眼的馬拉多納,表面上看起來云淡風輕。
當時,全英格蘭都把取勝的希望,寄托在了隊長彼得·希爾頓身上,這位埃弗頓傳奇門神雖然年已37歲,卻仍是三獅軍中流砥柱。
略顯平淡的上半場過后,下半場開場僅5分鐘,英格蘭隊不經意的失誤,成為比賽的轉折點,馬拉多納突然前插,和希爾頓奮力爭搶這個見高不見遠的回傳。禁區內的希爾頓眼睜睜地看著比自己矮了近20厘米的老馬,以隱蔽的左手擊球將皮球送進網底。
接下來發生的一切無需贅述,馬拉多納連過5人打進世界杯最佳進球。被馬拉多納兩次羞辱的希爾頓,余生都因“上帝之手”耿耿于懷,“他是個偉大的球員,但對我而言,他不值得尊重!
去年談及VAR在英超的錯判時,希爾頓堅決力挺,“他(馬拉多納)的作弊毀滅了英格蘭隊,如果1986年世界杯有VAR該有多好!”
5 卡尼吉亞 最忠實的“門徒”
25年前的阿甲賽場,糖果盒球場時常能看到令人臉紅心跳的一幕。染著金發的10號送出直塞,同樣一頭金發的7號接球后輕松擺脫門將,推射空門。進球后,7號狂奔到10號面前,捧起后者已經發福的圓臉,狠狠地吻在后者的厚唇之上。
彼時,平均年齡已有32歲的兩人,演繹了激情四射的“黃昏戀”。挑戰足球衛道士承受底線的,恰恰是馬拉多納和他一生最心有靈犀的戰友卡尼吉亞。
1990年世界杯,年紀相差了7歲的兩人聯手摧城拔寨。當帶傷作戰的老馬身陷重圍時,是卡尼吉亞一次次“潰圍而出”,一劍封喉。1/8決賽擊落夙敵巴西,遭4人合圍中的馬拉多納送出致命斜塞,無人看管的卡尼吉亞完成絕殺,成為桑巴軍團上世紀末最深的痛。
身為迭戈最可靠的戰友與最忠實的門徒,卡尼吉亞的謝幕,和老馬也有些相似。1994年世界杯1/8決賽被羅馬尼亞淘汰之時,馬拉多納因服用禁藥只能作壁上觀,他哭倒在克勞迪婭懷里。2002年世界杯,“風之子”因指責裁判被請上看臺,日韓之行零出場的他,在看臺上燃起一根香煙……
當迭戈逝世噩耗傳來,此前還曾為馬拉多納祈福的“風之子”,在社交媒體上僅有寥寥數語,“安息吧,我的兄弟!备鎰e摯友的圖片,則是迭戈吞云吐霧的黑白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