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20日訊 (記者 吳岳文 文圖)寶藏村,海南文昌市會文鎮這一村莊的村名讓人眼前一亮。寶藏村里是否有寶藏?生活在這個古老村落的村民過著怎樣的生活?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近日探訪了寶藏村。
站在寶藏村村口,可望見會文墟的一排排騎樓,“海南華僑看文昌,文昌華僑看會文”,這些騎樓見證了僑鄉的歷史。
村口石碑上“寶藏村”三個字熠熠生輝。寶藏村就像個公園,隨處可見椰子樹、檳榔樹、荔枝樹、菠蘿蜜樹和蓮霧等果樹。
這個村子 華僑比村民還多
寶藏村常住居民200余人,在世界各地的華僑有500多人!拔覀兇宓拇迕窕径夹仗,屬同一個祖宗。后來搬來了陳姓、黃姓幾戶人家!睂毑卮宕迕裉沾蟛f,3年前,寶藏村的村民籌資建了陶氏宗祠,在陶氏宗祠落成慶典的當天,分布在海內外的陶氏子孫紛紛歸來訪祖尋根。
村民說,他們也不知道寶藏村有多少年的歷史。70歲的村民陶啟卿說:“聽說,以前居住在村里的一位將軍戰死沙場,聰明的戰馬把他染血的衣服、鞋子送了回來。村民為了紀念他,給村子起名馬藏村。后人將村子改名為寶藏村,但當地人還是習慣稱這里為馬藏村!
這棟洋樓 見證僑鄉歷史
陶啟卿告訴記者,寶藏村人均年收入超過2萬元,超過九成的村民都蓋起了小洋房。在村子的中央,有一棟三層小洋樓,據說有80多年的歷史,至今仍完好無損。它由旅居越南的陶寶策所建,陶寶策曾經在廣州建有樓房,到廣州讀書的陶家子女都可以在那住宿。這種大愛精神,一直在當地傳承著。
陶杏春戎裝照。(翻拍照片,來源于廣州市檔案館)
這位英雄 曾是“八百壯士”之一
今年8月份放映的電影《八佰》讓人熱血沸騰。在電影致敬“八百壯士”名單中,有一個名字“陶杏春”。
陶杏春后人介紹,陶杏春1913年3月出生于文昌會文鎮的寶藏村。1931年,中學畢業的陶杏春,考取了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十一期(其前身為黃埔軍校),畢業后,陶杏春經歷了淞滬會戰、四行倉庫保衛戰等多場重大抗日戰役。陶杏春的兒子說,父親經常教育孩子“要熱愛自己的祖國,為了祖國不惜犧牲一切,甚至生命!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先輩保家衛國的愛國情懷、英勇無畏的抗敵精神,是寶藏村取之不盡的“寶藏”。
村民說,寶藏村沒有金銀財寶之類的寶藏,但確確實實是有很多無價的精神“寶藏”,激勵后人熱愛祖國、建設家鄉。
村名的來歷
聽說,以前居住在村里的一位將軍戰死沙場,戰馬把他血染的衣服、鞋子等送回來。村民為了紀念他,給村子起名馬藏村。多年后,后人將村子改名為寶藏村。
我們村名有名堂
每一個村莊,都是故鄉,都有屬于自己的名字。這個我們從小掛在嘴邊的村名,背后有著怎樣的寓意?又承載著怎樣的故事?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特別推出《我們村名有“名堂”》欄目,邀您一起“為村正名”。
有的村名以附近的地形地貌來取名;有的村名以歷史典故來取名,有的村名以民族特色取名……如果您知道擁有特別名字的村莊,可以在新海南客戶端留言或撥打南國都市報熱線電話966123聯系我們。